听新闻
放大镜
【微人物】赵俊峰:行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的溧阳检察小编
2017-03-02 13:38:00  来源:

   个人小传

  赵俊峰,溧阳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。从检8年,四次荣立三等功、5次优秀公务员、1次优秀共产党员,在检察院这个业务单位的综合岗位上书写了“绿叶映红花 扁舟扬正帆”的人生篇章。 

  座右铭 

  天道酬勤 

  对话 

  问:谈谈你的个人经历吧? 

  赵俊峰:我本科在文学院古文献专业就读,研究生学的法学院法理学专业。研究生就读期间,在律所工作了2年,毕业后在上海、苏州大型企业做公司法务律师,2008年考入溧阳检察院。 

  问:你觉得你文学和法学背景对你人生和工作有什么帮助? 

  赵俊峰: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遣词造句的精练,造就了我“咬文嚼字”的动笔能力。同时法学理论的讲求抽象、逻辑的方法,培养了我严谨的思辨能力以及法学特有的思维方式。 

  问:为何放弃在大城市的“高薪”,选择回到家乡小城? 

  赵俊峰:还是和自己专业兴趣相关吧,深受北大教授苏立先生影响,满怀对基层本土化法治信仰的追求,满怀对家乡的热爱,我开始了追梦之旅。在这里,没有了城市的喧嚣,没有名利金钱的诱惑,我反而觉得如鱼得水了,可以追逐自 

  己的本心。这次转身,是“高薪”变“工薪”:回归平淡,是目前为止三次转身中的第一次。 

  问:那你和我们讲述下,你的另两次“转身”吧? 

  赵俊峰:好的,第二次是“理论”贴“实务”:渐入佳境,这次也是“庙堂”之旅,是高深的法学基础理论与基层法律实践完美结合的过程。两者的每一次对接,都能擦出思想火花,也把自己法学素养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。八年来,我累计完成80余篇理论研究、专项调研报告等,字数近200万字。文字的清苦,则给我带来了许多“意外”的成果——在省级各类媒体发表论文30余篇、应邀参加省法治江苏高层论坛等各类学术年会15次、连续5年在常州检察理论年会获论文一等奖……特别是撰写的公诉权性质一文,最高检“公诉理论征文”活动中被评为第一名。 

  问:第三次转身呢? 

  赵俊峰:这一次按照我们院纪检组周组长的原话是“男神”转“绣娘”:甘居幕后。在我看来这是一次“江湖”之旅,运用新媒体践行“绣娘纺线、一丝不苟”工作理念,普及法治,打造溧检特色法治大宣传格局。这两年,我们溧阳检察的新媒体在全国有影响、全省有地位了,2016年累计23次位列全国地市级以下检察双微排行榜第一,获评为2016年全国检察微博20强,2016江苏最具影响力司法微博第二名,所属新媒体团队,也被常州市院授予三等功,常州市“六五”普法先进单位。这一刻,作为溧检小编,感觉这一份付出很值得。 

  问:谈谈你作为溧阳检察小编的经验体会呢? 

  赵俊峰:最大的感受就是坚持,累并快乐着。溧阳检察新媒体2015年以来,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,一路辛苦、一路坚持,只有我和我们团队感知、体悟。全年365天、每天24小时,从每天早上7点的早安帖,到夜深人静,晚安问候,通过与网民“指尖上的对话”,努力做到契合“快阅读、轻阅读”新媒体信息传播规律,传递检察正能量,唱响法治好声音,拉近基层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,确保根植溧阳检察文化花开基层,芳香满园。 

  编辑:史晔